个人认为只是单纯的用抖动来表示可编辑状态。一是,全屏的图标抖动比起仅仅在图标上蒙一个小小的灰色删除按钮更醒目。二是,抖动的方式更加符合用户对“可移动”的心理模型。编辑状态下的操作除了“删除”,还有“移动”嘛。
抖动称不上“情感化设计”吧,如果删除APP之前有个对话框给我撒娇卖萌挽留我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交互方式让大家脑补了这么多戏,成功了。
个人认为只是单纯的用抖动来表示可编辑状态。一是,全屏的图标抖动比起仅仅在图标上蒙一个小小的灰色删除按钮更醒目。二是,抖动的方式更加符合用户对“可移动”的心理模型。编辑状态下的操作除了“删除”,还有“移动”嘛。
抖动称不上“情感化设计”吧,如果删除APP之前有个对话框给我撒娇卖萌挽留我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交互方式让大家脑补了这么多戏,成功了。